書法雜論
格物致知寫性靈 技道會通以忘情——淺談王浩的生活藝術觀及其書法藝術
格物致知寫性靈 技道會通以忘情 ——淺談王浩的生活藝術觀及其書法藝術司東言恭達先生題寫的“芷廬”原色木制匾額懸掛在廳堂的上方,古拙、...
4周前 (10-07) 157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沃興華:狗熊掰玉米式的臨摹,結果是很悲催的
臨摹的進境沃興華我講三個具體的問題:怎樣從臨摹到創作?怎樣從習氣到風格?怎樣從創作到臨???這三個問題,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碰到,一定會感興趣的。一、怎樣從臨摹到創作不少同學臨摹了...
2個月前 (09-16) 256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陳忠康:看清書法的本質
第一講 看清書法的本質普遍從唐楷入手的現象就正統而論,學中國書法先是從唐楷入手,再去臨摹其他的書體。這是宋代以后大多數書家的必經之路,因為他們普遍要接受類似的基礎教育,這點會決定他...
2個月前 (09-15) 338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全國青年展是怎么評審的?
八月的漳州,剛剛過去的雙臺風并沒有帶來預想的涼爽,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展的評審工作在褥暑中持續了四天。期間,大大小小的碰頭會、討論會不下十余次,又經過嚴格謹慎的審讀環節,最終有二...
4個月前 (07-10) 416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谷鳴:晉唐筆法約束下豎鉤的兩種寫法
首先自魏碑書體到晚唐小柳同學的柳體結束,筆法在這近千年中以人傳人的方式從沒有中斷,而漢字的字形在歷史演變中精彩紛呈,百花齊放。是不是很熟悉那句話: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異。從臨帖...
5個月前 (05-23) 488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寬博丨褚體瘦硬顏體渾厚,卻有著共同之美美
中國的漢字又稱方塊字,這是源于中國人所一貫追求的端莊、穩重、中正之美。再就是中國漢字的結體架構所限制。排除行書和草書,從古體篆書、隸書到新體正書(楷書),皆是方正為體。書法發展為藝...
6個月前 (05-19) 617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王璽談國展投稿:越是大賽越要求穩,像古人是最穩的!
十二屆國展解讀文/王璽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書協理事作品獲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優秀獎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銅獎等四年一屆的國展對于書法人來說是一場盛宴,這...
6個月前 (05-11) 464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國展獲獎書法作品看不懂?10位國展評委老師為您解讀!
第五屆林散之?書法作品雙年展獲獎作品提名理由吳建軍 篆書《林散之詩》 江蘇評委高慶春對吳建軍作品提名理由吳建軍的小篆四條屏在入展的篆書作品中是比較...
6個月前 (05-11) 618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從孫伯翔魏碑行草化看何開鑫魏碑入草,魏碑到底有多大的爆發力?
幾年前,天哲親眼見過孫伯翔老先生的楷書,那格局與高度,不是一般楷書家可以比擬。孫伯翔乃當代碑書第一高手。魏碑書自清末至今名家...
6個月前 (05-03) 569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昭義磚 | 最早行書的物證
明止堂藏有一塊東漢永元十年的字磚,磚文六行共四十四字,濕刻,側面模印“永元十年”(九八),此磚長為三十三厘米,寬為十六厘米,厚為四點三厘米。據當地農民說,此磚在浙江余姚縣余姚鎮群立...
6個月前 (04-28) 410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葉枝校:書法如何從“忠實”的臨帖進入到“生動”的創作
葉枝校:書法如何從“忠實”的臨帖進入到“生動”的創作 當今,書法邁勃發展.學習書法的人越來越多,但很多書法愛好者在學習上頗為迷茫。尤其在當代書法出現“雷同...
6個月前 (04-28) 443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胡抗美 | 書法藝術歸根結底是“形勢”的較量
胡抗美,1952年生于湖北襄陽,號鹿門山人、得天廬。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書法藝術歸根結底是“形勢”的較量胡抗美書法作為藝...
6個月前 (04-26) 580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經典三問】卿三彬:會臨不會創?只臨不敢創?臨創不對稱?
轉自 墨上南山 特此鳴謝卿三彬典型的傳統帖學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當代書壇實力派青年書家之一。1977年9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創作方向碩士研究生?,F為...
6個月前 (04-25) 575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陳海良:論國展中的超級模仿秀
十二屆國展評委陳海良:藝術不是模仿,抄襲就是瘋狂的偽裝近十年來,展品備受形式主義困擾,拼貼占多,經多年引導,本次展品的圖式有了較大轉向:整紙多,大字多。盡管小字拼貼現象還有,但一般...
6個月前 (04-23) 561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王義軍:“雅俗共賞”并不存在,雅俗在共賞一物時,總是同床異夢
王義軍,1978年出生于安徽宣城,2003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同年入川音美術學院任教,201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專業,取得博士學位?,F為川音美術學院國畫系...
6個月前 (04-20) 541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叢文俊 | 現在懂與不懂的都能當評委
當代書法的創作思潮叢文俊中國的書法在過去的書法展覽當中,就是七十年代以前,中國書法大致上是小股為主,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人們在寫字的時候,并不是說字體越大越好,關鍵在字。即七十年代以前...
7個月前 (04-16) 455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沃興華 | 于右任晚年局限于章草“三長”,違背書法藝術精神
沃興華 1955年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華東師大歷史系,1979年破格考上華東師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1982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4年破格晉升教授,199...
7個月前 (04-11) 462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劉文華:學習書法一定要先搞清10個問題
劉文華點評學員作品劉文華,1955年生于北京,現為中書協創作委員會秘書長、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專職從事書法的教學、研究工作,作品曾多次獲全國展覽大獎,并多次入選全國書法篆刻展及中...
7個月前 (04-10) 512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陳振濂|民國書法:歷千年未有之奇變
通常我們認為,民國書法是一個斷代史的概念: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書法史,續到民國,在時序上完全是順序而生。那么,中國五千年歷史十幾個朝代接續下來,到...
7個月前 (04-10) 324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石開|清代以來的碑學
1、我們的訪談內容是清代以來的碑學,想先請您談談對清代書法的整體看法。有人認為,清代書法,除了晚期的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等數人,再沒有什么杰出的人物,足以追配前人。您認為,清代有...
7個月前 (04-05) 385人參與 0 書法雜論
- 搜索
- 師友題字
-
- 猜你喜歡
- 最新發布
-
- 2020年第三屆“清遠米芾杯”全國書法大展征稿啟事2020年12月20日截稿
- “贛州銀行杯——我們的幸福生活” 書法小品展征稿啟事(2020年11月30日截稿)
- 大獎10000元,“正陽杯”首屆全國書畫大賽征稿啟事(2021年1月31日截稿)
- 第二屆麻姑山全國顏體書法大展征稿啟事(2020年12月31日截稿)
- “啟后獎”第十屆山東青年書法篆刻大展評審工作結束(附獲獎、入展名單)
- 2020青海省書法篆刻展入展名單
- 安慶市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啟事(2020年12月20日截稿)
- 首屆茂名市書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啟事(2020年12月8日截稿)
- “日出東方 海上芳華” 慶祝建黨100周年上海市第五屆婦女書法展征稿啟事(2020年11月30日截稿)
- “守望相助·同心筑夢”內蒙古自治區蒙漢文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紀實(附入展名單)
- 最新評論
-
- 贗品2020年10月31日
- 訪客2020年10月30日
- 訪客2020年10月29日
- 訪客2020年10月10日